老師眼中的小朋友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760次 |
觀察對象1:自由的凱文 凱文是個3歲的男孩,跟爸爸媽媽剛從美國回來,在語言發展方面,他只能清楚地叫出 “爸爸媽媽”,用語言表達其他事物還不行。但是他的動作發展與別的孩子差別很大,他總是用玩具砸別人或地面,在幼兒園砸了其他孩子,有的孩子比較老實,也就沒有引起事端;有的孩子不愿意,就還手抓了他的臉,留下紅印幾道。他在班里從來不坐凳子,而是站椅子、坐地上。在幼兒園里沒有小朋友跟他玩,老師故意“拉攏”其他小朋友跟他玩也不行,主要原因就是他太自由了,太有“創新思維”了,他時不時就會在同伴身上搞一些“發明”和“創造”,使別的小朋友感到不安全和不舒服。 媽媽說:沒有關系,讓孩子自由發展有利于培養他的個性。
尊重孩子的自由是培養個性和創造意識的前提,但是這里的“自由”是有規則的自由,而不是漫無邊際的自由。自由的界限太寬泛了,影響了別人的自由,別人就會反對你的自由,不但讓孩子變得不自由,而且還有其他一些不良影響。凱文把玩具“砸”向同伴,并不是要故意傷害別人,或許是要探索物體的“拋物線”特性,但是卻侵犯了別人享受安全和安寧的自由,于是有的孩子就會還手,他就不可能再“自由”下去了,而且還失去同伴的信任和“人緣”。假如自由可以造就出天才,卻是如此孤獨的天才,那么孩子未來的成功和幸福也是難以保證的。 專家解析: “海歸派”父母接觸到自己認為先進的西方教育觀念和方式后,應準備好兩個方面的教育能力——選擇和適應,即選擇適合自己家庭情況的教育理念,適應自己周邊環境的發展速度。否則,反而讓自己的孩子很被動,造成行為方式的紊亂。 觀察對象2:老實的亮亮 我們班亮亮是個男孩,可誰見了都說像個女孩。不愿意上幼兒園,他很少說話,和小朋友玩或被老師點名在大家面前說話顯得很不自在,也很少參加集體活動。而他的性格也出奇的安靜,平時喜歡一個人看卡通書、動畫片、玩玩具,或聽奶奶講故事,很少出門和小朋友玩,也不邀請小朋友到家里來。亮亮很乖,哪些事情不能做,對他說一遍準能記住,所以家里的人從不擔心他會有什么冒險的舉動。但和同齡的孩子比,溫順的亮亮孤僻、膽小,怕狗、怕貓,連小白兔也不敢摸一下。亮亮太老實了。 最讓我們頭疼的是奶奶心疼孫子,怕小朋友欺負他,索性隔三差五把他留在家里,不讓他上幼兒園。
老師觀點: 亮亮的表現不能簡單地歸結為“老實”、“聽話”,因為老實、聽話的孩子很多,但他們不排斥小朋友、不拒絕嘗試新的活動、也不回避到陌生的環境中去。而亮亮的孤僻、沉默、膽怯、交往焦慮,則顯示出其行為中明顯的退縮傾向。 兒童突然進入一個陌生的新環境,或遇到意想不到的驚嚇而顯出害怕、退縮的樣子是正常的,但隨著對新環境的逐漸適應,狀況會有很大的改觀。而總是與新環境格格不入、難以適應新生活;缺乏創造性就是屬于有退縮傾向了。 專家解析: 有的孩子天生對新環境適應能力差,遇到陌生的人或陌生的場景、環境,內心不由自主地感到拘謹、不知所措,缺乏迅速調整自己心態的能力,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才能進入狀態,表現出退縮。這些孩子需要有適應的過程。 而家人的過度保護,則是大多數孩子具有退縮傾向的主要原因。有的父母、特別是爺爺奶奶害怕孩子被小朋友欺負,整天把孩子圈在家里,剝奪了他和小伙伴游戲和交往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就習慣了獨處,對群體生活很不適應。亮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所以,對孩子不能過分溺愛和遷就,事事包辦代替,這樣會使孩子失去了嘗試和鍛煉的機會,等到需要他獨立做一件事時,其結果百分百地注定要失敗。這會導致孩子的自卑,自然也就不愿意在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短處了。 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對孩子提出適當的要求,同時,少限制孩子的行為,這個不能動、那個不能做,客觀上為孩子創造了退縮的環境。 觀察對象3:霸道的宇軒 宇軒是我們班里的“小霸王”,動不動就愛發脾氣,顯得很霸道。那天天氣晴朗,小朋友們都在沙坑里玩沙子,宇軒一眼看上秋秋的新鏟子,二話不說沖過去就搶在手里。秋秋來奪,宇軒一把把他推倒,二人廝打起來,一場混戰…… 別的小朋友不愿意和宇軒玩,因為他稍不順心就發脾氣,那天他喜愛的小汽車可能是因為沒電了,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