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么提醒:胎教不是教育胎兒
胎教就是教育胎兒嗎?
很多人對胎教有一種誤解,以為胎教就是教育胎兒,或者說讓胎兒接受教育。其實,胎兒沒有思維能力,什么也學不會。那么胎教的意義是什么呢?所謂胎教,就是給胎兒創造一種更加良好的發育環境,使胎兒的神經系統發育得更加完善。
婦產科醫生的研究證明,接受過胎教的嬰兒,在出生后的前6個月內,比未接受過胎教的嬰兒發育得快一些,如果出生后繼續讓嬰兒聽悅耳的音樂,并接受媽媽的撫愛,其身體整體發育水平、語言能力明顯高于未接受過胎教的嬰兒。但如果出生后停止胎教時的刺激內容,那么胎教所產生的作用會逐漸消失。
胎教時胎兒有感覺嗎?
準媽媽在對腹中的胎兒實施胎教時,常常會想:“我的寶寶能感受到么?”近年來的研究證實,胎兒不僅有感覺,而且還有記憶力,能夠接受準爸爸準媽媽的教育。
人的生命實際上是從胎兒時期開始的,隨著胎兒漸漸長大,他們的感覺也逐漸豐富起來。
大約3個月的胎兒就有了感覺。起初,當胎兒碰到宮中的一些軟組織,如子宮壁、臍帶或胎盤時,會像膽小的兔子有關胎教樣立即避開。但隨著胎兒的逐漸長大,特別是到了孕中后期,胎兒變得“膽大”起來,不但不避開觸摸,反而會對觸摸有一定反應,如有時母親撫摸腹壁時,胎兒會以腳踢的方式來回報。
4個半月時,胎兒能辨出甜和苦的味道,孕期快結束時,胎兒的味蕾已經發育得很好,而且喜甘甜味。
6個多月時,胎兒就有了開閉眼瞼的動作,特別是在孕期最后幾周,胎兒已能運用自己的感覺器官了。
胎兒尤其是妊娠中后期的胎兒,其觸、視、聽、味覺等都發育到了相當的程度,能夠感受到一些外界活動,這時運用合理科學的方式進行胎教,可以促進胎兒身心健康發展。
為何說胎教有利于胎兒大腦健康發育
集情感化、藝術化、形象和聲音于一體的胎教內容,可以促進胎兒右腦的發育,提高寶寶出生后知覺和空間感的靈敏性,使寶寶具有音樂、繪畫、整體和幾何、空間鑒別能力,并豐富寶寶的情感,活躍寶寶的形象思維,提高寶寶直覺判斷的正確性。同時,胎教能給胎兒以新穎鮮明的信息刺激,具有怡情養性的作用,從而有利于胎兒大腦的健康和成熟。
另外,胎教還能夠促進胎兒大腦潛能的全面開發。重視情感化和形象化的胎教,能夠使寶寶出生后易于學習語言和數字等知識,這樣也就調動了左腦的功能,使左右腦功能得到互補,從而使胎兒出生后大腦的潛能得以更好發揮和利用。
為何說胎教有利于胎兒心理健康
胎教能夠對胎兒的心理產生積極能動的影響,這不僅有利于培養胎兒的感知能力,也有利于培養胎兒的情感接受能力,使胎寶寶在媽媽肚子里就能在感知、情感等方面和父母相互溝通和交流。
在進行胎教時,胎兒如果受到觸摸能有相應動作,聽到音樂時能變得很安寧,那么胎兒就具備了感知能力和情感接受能力。而這兩種能力是最基本的心理能力,有了這兩種能力,胎兒以后在成長過程中就能很好地接受審美教育,具有想象、直覺、頓悟和靈感能力,并具有情感體驗、調節和傳達能力,寶寶心理才能得到全面發展。
為何說胎教有利于完善胎兒人格
人格又稱個性,是一個人各種心理特征的綜合,代表一個人基本的精神面貌。其形成與人早期經驗很有關系,一個人在人生初始階段受到的整體性和審美性教育,會對這個人的心靈產生長遠的、深刻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使這個人的人格趨向完善,并使這個人成為真誠、善良、美麗的人,并具有自我認識、自我完善和自我實現的能力。
而胎教就是人生最早的審美教育,它對胎兒具有整體性的影響,胎兒學習的結果也具整體性,因此胎教有助于胎兒以及胎兒出生后精神素質各個方面的塑造,即有助于胎兒人格的完善。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人生接受的最早的教育——胎教,對一個人的發展起著開創性的作用。澳大利亞和我國的專家對胎教兒童的追訪表明,經過胎教的兒童大都性格活潑,而且身體健康、聰明好學,有的成為早慧兒童,有的具有藝術等方面的特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