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前后孕婦兒童預防疾病
氣溫回升天氣轉暖慎動肝火
驚蟄一般在每年公歷3月6日左右,此時太陽到達黃經345度。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節氣,其含義是:春雷乍響,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從這一節氣開始,氣溫和地溫都逐漸升高,土壤開始解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春耕季節。
驚蟄時節,天氣漸暖,春雷震響,此時節肝氣旺盛,人易動怒。四季之中,春天屬木,而人體的五臟之中肝也是木性,因而春天容易造成肝火上亢。所以,驚蟄養生要重視對肝臟的保養,使肝臟機能正常,以適應驚蟄節氣的變化,減少疾病的發生。
春季養肝是多方面的,首先要重視精神調養,應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郁。要隨時保持心態平和,不妄動肝火,否則肝氣升騰太快,易患眩暈、中風之病。
在飲食上,宜適當吃些辛溫升散的食物,如蔥、香菜等。這類食物溫而發散,與春季氣候相適應,對人體有益,而生冷黏雜的食物應當少吃,以免傷害脾胃。
隨著天氣轉暖,風寒感冒減少,風熱感冒增加。專家指出,對于普通市民而言,很難分辨風寒感冒、風熱感冒與流感,如果從癥狀上看,風寒感冒的癥狀會輕一些,多以咽痛、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癥狀為主。而流感主要是以高熱(38℃以上)、肌肉酸痛為主,呼吸道癥狀稍輕。“因此感冒病人伴有全身性肌肉酸痛則要提高警惕,及時就醫。”
驚蟄時節預防多發疾病
1. 防感冒和流感
普通感冒和流感共同的病因均源于病毒,癥狀以上呼吸道感染為主,同時伴有腳軟無力、發熱、鼻塞流涕等,個別體質較弱者還可因感冒引發氣管炎、肺炎、腎炎、心肌炎等病,因此不可小視感冒。預防為主,應適量增減衣著,體弱者少去公共場所,保持室內通風,中午時可多曬曬太陽,夜間娛樂要適度。易感冒者可每日早晚兩次用鹽水漱口,用姜末加紅糖,開水沖泡晚聞服用。
2. 防精神病的發生
當氣候多變時,容易擾亂人體生理功能,對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都有一定的影響。引發精神活動的異常,導致精神病多發。此時應注意起居的規律性,適當增加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如歌舞、欣賞音樂、踏青、多與人際交流等等,都可以轉移注意力,避免心情不愉快。
3. 預防“舊傷復發”
所謂“舊傷”,指的是以前因各種原因引起的軟組織的扭、挫、跌傷及手術后的損傷。這一時段氣候多變,造成損傷組織血液循環、壓迫和刺激,中醫稱之為經絡運行不暢,“不通則痛”。預防方法是適度的動靜結合,參加適量的運動鍛煉,活氣血、通經絡。另外要注意身體局部的保暖,也可進行局部按摩保健,口服一些通經絡的藥物等等。
么么提醒:晝夜溫差大,兒童和孕婦應防范
驚蟄過后日夜溫差大,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即感冒。春暖花開后,某些野草、樹木的花粉在風媒的作用下,向環境散放出許許多多花粉顆粒,并容易成為病毒的傳播方式之一。么么提醒,兒童和體質較弱的女性以及其他流感高危人群,應加強預防。
相關鏈接:對付“倒春寒” 寶寶適當“捂一捂”
春季寶寶的穿衣之道——要“下厚上薄”
春季寶寶皮膚過敏 除螨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