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品市場消費者“洗腦式”教育背后,暴露出這些隱患 |
發布日期:2020/4/10 發布者:zgytzs 共閱30573次 |
導讀:“營養品只是智商稅。”一位資深行業人士這樣說道。 這難道表示消費者沒有必要買嬰幼兒營養品?這個市場不值得進?是偽命題嗎?其實并不是。
其實在國外是沒有營養品這個概念的,但是中國存在“健字號”的特殊食品,而且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國家也在推動“全民健康”計劃,營養品也就快速發展起來了,但是目前營養化還處于概念階段。之所以說是智商稅,是因為這個市場還未進入健康良性發展。 1、行業準入門檻太低,導致大量雜牌、貼牌產品出現在嬰幼兒營養品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嬰幼兒營養品品牌數至少超過2000個,這也就意味著無法把握品控,但對食品來說,品控是最重要的一環。到現在很多嬰幼兒營養品依舊沒有自己的工廠,或者前期先代工,掙錢后在自己投資建廠,前期研發上的投入極少,包括某些大品牌同樣如此,都是后來才建廠、研發專利。 2、與奶粉相比,營養品中的營養素過于單一,但價格過高。“有的人認為小孩子就應該補充營養品,但小孩子吃營養品還不如喝奶粉,因為營養品里面的微量元素、營養素含量,還不如奶粉里面的含量。”資深行業人士表示,“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孩子一天喝200毫升奶,每天攝入的鈣含量大概是360毫克,如果去吃營養品,里面的鈣補充一天也就200毫克,更不要說奶粉里面還有大量的鐵鋅硒各種微量元素。”當然并不是說營養品不好,營養品對單個營養素的補充是可以的,只是現在某些營養品價格過高,如果價格下調到100塊錢以下的話,就能進入一個健康良性的市場了。 3、多數市場宣傳都是在超范圍宣傳,都是在用恐嚇、欺騙消費者的方式在進行產品的銷售。很多消費者已經了解補充營養品的重要性,但對于整個營養品的市場、品牌、功能等情況卻不甚了解。一些不良商家為吸引顧客、提高業績而夸大嬰幼兒營養品的功效,談到營養品就說促進生長、抑制某些癥狀,甚至會宣稱治療的功效。進而影響許多消費者產生“偏見”和“誤解”。營養品只是補充,并沒有大的臨床價值,比如說益生菌調整孩子腸道菌群,然后他就不感冒了,就少生病了,這中間是有個因果關系,不是直接關系,因為調整腸道菌群了,所以會提高免疫力,你不生病,在臨床上是說不通的。現代醫學講的是因為它針對細菌,能夠起到殺滅作用,所以才能治好病,而不是說因為它培養腸道菌群,所以才能防止感冒。 4、營養品高附加值其實是個偽命題,并不是說營養品不成立,只是不能給予太高期望。比如說人體缺鈣會導致一些疾病,腸道菌群不健康會導致便秘,這些都是成立的。但是不能說補鈣就不會產生骨骼方面的疾病,這個是不成立的,但是長期不補充的話那肯定也有問題的。所以現代醫學建議大家要有正常的微量元素營養素的攝入補充,但營養品堅決不能說吃了就能解決什么問題。 目前成人保健品市場已經很良性了,品牌更多地是在宣傳產品品質、原料,而不是在說我的鈣能給你解決骨質疏松。但從嬰幼兒營養品市場現在的門檻、從業者素質、消費者教育洗腦來看,這個行業現在是個“大坑”。 但是我們也能看到一些好的方面,一方面隨著消費者營養品消費觀念、習慣的養成,會倒逼著企業去做的越來越規范;另外一方面隨著一些大品牌的加入,在專業化、差異化配方等方面有足夠的實力,或許能凈化這一市場;最后國家廣告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監管越來越嚴格,現在在淘寶上面越來越少的營養品去宣傳治療功效了,商家會去規避,消費者也會去投訴。 疫情下,大品牌缺貨,可能小雜品牌又暫時鉆了空子,但是行業內因為夸大宣傳而受到處罰的例子數不勝數,僅疫情期間就有香河縣、四川安岳、福建清流等地的母嬰店因為夸大宣傳乳鐵蛋白而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品牌方也會越來越清楚,過度渲染效果最終影響的是品牌自身,投機只能短期獲利,而不能長期發展。 那么在消費意識、市場監管等各方面的推動下,嬰幼兒營養品行業可能會在2~3年內越來越規范,價格會越來越透明,市場價格接近會越來越親民,這樣才能長遠健康地發展下去。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