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圖來源:昭元兒童攝影
家庭危機,血型不合妻子兩次流產
22歲的王紅與丈夫易曉軍在昆山一家電子數碼廣場工作,王紅于2011年和2012年曾2次懷孕,卻2次中途流產,這讓雙方父母很是不滿,他們起初以為是因為王紅體弱、身子虛導致的,就沒有過多的施壓。后來雙方父母安排小兩口去醫院做全面檢查,這才明白兩次流產的原因。
根據醫生的說法,王紅是O型血RH陽性,易曉軍是A型血RH陽性,臨床診斷為ABO血型不合,不適合孕育下一代,即使懷孕了也有可能造成胎兒先天性缺陷。如此一來,也就是說王紅和易曉軍在一起是不適合生育下一代的。此后,王紅和易曉軍以及雙方父母到處求醫問診,尋找治療辦法。
在此期間,小兩口發生多次爭吵,王紅經常抱怨易曉軍在其流產后沒有細心照顧她,本來內心就很痛苦的易曉軍則成天靠玩電腦游戲排解壓力,雙方感情危機日益加劇。2013年6月份,王紅和易曉軍甚至吵到了分居的程度,后來的一次爭吵過后,2013年底,得子心切的王紅一怒之下跑到法院,起訴要求與丈夫離婚,經勸說,才撤回起訴。
專家:夫妻血型不合,少數胎兒可能發生流產
眾所周知一個人的血型是由父母遺傳的,當夫妻倆血型不同時,如胎兒血型與母親相同,當然平安無事,如果血型與父親相同,這樣胎母血型就不一致。這時母體可能產生對抗胎兒紅細胞的物質(抗體),經胎盤進入胎兒血中,使胎兒紅細胞破壞產生溶血。可見夫妻血型不同是有可能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的。
夫妻血型不合真的生不了孩子?
專家釋疑:血型不合很常見,但胎兒出現溶血癥的很少。
根據王紅和易曉軍講述的情況,很可能是胎兒在母親子宮內發生溶血而引發的習慣性流產,醫學上把這種夫妻血型不合導致的病癥叫做新生兒溶血癥。
夫妻血型不合又分ABO血型和Rh血型兩種情況。ABO血型不合是指O型血的婦女與A型、B型或AB型的男子結婚后,懷孕所得的胎兒可分A型、B型和O型。如果胎兒是A型、B型就會給媽媽產生排斥反應,發生溶血,可出現流產和死胎。但是一般夫妻不用太緊張,因為即使胎兒遺傳的是父親的血型,母嬰血型不合的情況,但是真正發生胎兒或新生兒溶血癥的情況也很少見。在妊娠中約有20-25%為ABO血型不合,但發生胎兒或新生兒溶血僅有2-2.5%。
從理論上講,母嬰血型不合,胎兒攜帶母親體內缺少的血型抗原,通過胎盤進入母體,刺激母體產生相應的免疫抗體,這些抗體一旦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抗原抗體相結合就可能導致胎兒紅細胞被破壞,發生溶血。可是,現實的情況是,母親和胎兒之間有一道“胎盤屏障”,這道屏障可以保護母嬰血液不會“相互來往”。母體自然產生的免疫抗體通常是分子比較大的抗體,很難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即使一小部分抗體通過胎盤進入了胎兒體內,等到孩子出生之后,嬰兒體內的來自母親的帶有抗體的血液就會在一定時間內代謝耗盡,孩子很快會恢復正常,最常見的就是新生兒黃疸。
母親O型嬰兒A型最易發病
新生兒溶血癥在我國,最常見的是ABO血型系統不合,ABO溶血病患兒的母親多為O型血,嬰兒多為A型或者B型。
ABO溶血癥多在第二胎發生,但也可部分發生在第一胎。如果O型血(萬能受血者)的母親在生育前輸過A或B或者AB血型,或者有過流產史(母親產道破損,被打掉胎兒的血液進入體內),母親被“致敏”后,產生抗A或B抗體。那么即使第一胎也有可能產生新生兒溶血癥。
據了解,新生兒溶血癥的發生的機會和嚴重程度,隨著胎次的增加而增加。另外,有些女性雖然是第一次生育,但自然界中存在類似ABO血型的物質,可經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產生抗體,導致嬰兒發生新生兒溶血癥。
此病無法預防但可治愈
新生兒溶血癥在臨床上很常見,但是一般都不會出現嚴重后果,尤其是近幾年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幾乎從未有過危險病例。
據了解,該病癥狀有輕有重,嬰兒常于生后24小時以內或第二天出現黃疸,并迅速加重。因為嬰兒體內來自母親的抗體每天在消耗,所以癥狀會逐漸好轉。嚴重嬰兒會出現貧血,甚至“核黃疸”即膽紅素腦病,是由于紅細胞破壞后產生的一種名為膽紅素的物質進入了大腦所致,這是最嚴重的后果。一般ABO血型不合者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特別提醒:血型不合的夫婦應保證第一胎生育
第一胎發生血型不合的幾率較低,因此一旦懷孕,不要輕易流產。否則,這類女性流產次數越多,母嬰血型不合的幾率就會增大;尤其自己是RH陰性、丈夫是RH陽性的女性,更要保證第一胎的生育,否則很可能發生再次流產。
產前診斷可以早期預測胎兒是否有發生新生兒溶血病的可能,如有這種可能,寶寶出生后就要進行早期的嚴密監測,必要時進行早期干預,以減輕病變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