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10年最值得母嬰從業者關注的五大消費者趨勢 |
發布日期:2020/2/18 發布者:佚名 共閱46446次 |
消費者主權時代,再厲害的品牌和商家都要平視消費者、尊重消費者,甚至是討好消費者。因為,消費者變了,一切都要變。10年前,大多消費者還僅僅滿足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10年后的今天,在消費升級和中產階級崛起的大勢之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近日,麥肯錫中國發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提出了五大關鍵消費趨勢,借此,看零售企業如何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保持強勁的競爭力。 趨勢1:中低線城市消費新生代成為增長新引擎 近兩年,“下沉市場”一詞突然爆火,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于拼多多、趣頭條及快手的異軍突起,徹底撬開了這片人口規模巨大、卻又常常沒有多少話題感的廣袤天地。加上近年來人口城鎮化率的提高、居民收入增長加快,以及對高品質、優體驗的產品和服務需求的消費理念轉變,都在推動著低線城市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雖然就目前來看,消費能力不及一二線城市,但低線城市消費增速明顯。 據麥肯錫《2020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在三四線城市,中產階級消費者數量快速增長。2010年至2018年,三四線城市中,年可支配收入達到14萬至30萬元人民幣的家庭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8%,高于一二線城市的23%,這些較富裕家庭占到三四線城市人口的34%以上。這一群體并不擔心生活成本或未來儲蓄問題,具有很強的購買意愿,這些中低線城市“年輕購物達人”對于中國消費支出的持續大幅增長功不可沒。可見,崛起的新低線市場風光無限,這里有太多的生意可以做。 趨勢2:消費分級,品質為先 這是一個“消費升級”的時代,但更是一個“消費分級”時代。就目前來看,中國的消費市場已經高度圈層化,不同圈層的消費需求、消費心理和價值感知是存在巨大差異的。麥肯錫《2020年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在較為謹慎的消費者群體中,有兩類極具代表性的人群——“品味中產”和“精明買家”。 品味中產以忙碌而富有的中年人為代表,他們更看重產品品質,并愿意為高品質的商品支付昂貴的價格。精明買家則略有不同,他們雖然也青睞高品質產品,但由于其收入略低于中產,因此在消費時,既要產品過關,又要價格合理,對性價比的要求極高。 消費者對“好”的追求,就是對品質化的追求。從消費端來看,對品質化消費的需求在增加,而從生產端來看,因為消費者對品質化消費的追求,品牌化的產品越來越受歡迎。以母嬰類產品為例,在所有品類中,嬰兒奶粉的縮減支出的占比是最低的,其次就是嬰兒護膚品,可見,在母嬰產品的購買上,消費者增加支出遠遠超過縮減支出。 趨勢3:健康生活理念升溫,綠色有機備受青睞 伴隨著“健康中國”理念上升為國家戰略,一系列扶持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緊密出臺,大健康備受關注。有健康意識的消費者也更關注自己的食品選擇,而這并不僅僅出于食品安全的考慮。在母嬰行業尤甚。在優生優育觀念的影響下,孕育下一代成為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健康生活的理念開始逐漸融入到養兒育兒之中并持續升溫。其中,“綠色”、“有機”等概念成為購買產品時的首選要素。 聚焦奶粉領域,強烈的消費需求下,有機奶粉的增長趨勢是不可逆的。尼爾森研究顯示,與普通產品相比,擁有天然成分/無添加劑的有機概念的商品更受消費者偏愛,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普遍可提升20~30%;在孕產婦細分類目彩妝上,品質好、成分單純、以天然原料為主要的性質溫和的產品成為主要方向;嬰兒洗護也是一樣,天然、純凈、環保、無添加的產品更受消費者青睞。 趨勢4:旅行消費火熱,親子游成家庭消費“剛需” 有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中國城市消費者旅行支出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4%,超過GDP增長率(7%),可見旅行消費成為當下一個熱點。特別是在精細化品質化育兒理念的加持下,親子游高頻化已成為我國度假市場重要的消費趨勢之一,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母嬰家庭的出行率。 趨勢5:母嬰消費高端化、本土化趨勢凸顯 過去的一年,我們可以看到母嬰品類高端化市場集中爆發。在用戶結構上,85/90后的用戶群體是母嬰消費主力軍,90后的升級勢頭最為突出,推動貴價商品市場份額占比居高且持續攀升。從地域分布來看,高端化趨勢由一二線城市引領,同時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潛力逐漸爆發,該類型城市具備更大的人口基數、更廣闊的品牌滲透空間以及更為旺盛的商品品質需求。 同時,消費者在選購高端產品時還會更多的傾向于本土品牌。數據顯示,無論是一二線還是三四線的消費者在購買乳制品時更青睞中國品牌,在個人數碼設備上,一二線偏向國產,而三四線偏于海外品牌,值得注意的是,在化妝品的宣溝上,在一二線城市消費者的認知里,本土品牌是缺席的。 2019年零售行業遇冷,但2020年各大商家和企業的發展依舊值得期待。關注大環境,審時度勢,了解關鍵消費人群的喜好,把握趨勢中消費者的核心需求,順勢而為,2020年必將迎來新一波的發展。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