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這么久,孩子崩潰了! 特殊時期如何與孩子談疫情? |
發布日期:2020/2/13 發布者:zgytzs 共閱30398次 |
對孩子來說,這個寒假格外漫長。 雖然假期延長了,補習班也取消了,但封閉著不能外出,不能找小伙伴玩,居家隔離的日子讓孩子也感到乏味。 更重要的是,孩子可能意識到了家里大人們的緊張氣氛,但無人和他解釋,于是孩子無處釋放壓抑的情緒,開始哭鬧、煩躁,比平時更依賴父母。 這個時候,該如何跟孩子解釋?如何安撫孩子的情緒? 如何跟孩子解釋現在發生的狀況? 首先,如何跟孩子解釋新型冠狀病毒呢? 可以給他們看講解冠狀病毒的繪本,教給她們戴口罩做防護 這是一個特別好的機會讓孩子了解事實、學習科普,只要采用適當的方式,向孩子解釋這些大事的因果關系,會對他們理解這個世界有很多幫助。 其次,為了不將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以下幾個原則是父母需要遵守的: 1、家長首先要自我溝通 如果家長就處在一種不安定感中時,很容易將這種情緒傳遞給孩子。請家長首先了解:面對疫情,我是什么態度?我的情緒是否過度?同時我能做什么? 一定要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態度,先了解事實,建立有效的知識團體,從中得到查證后的信息,讓自己的能量得到疏通。個人得到支持之后,才有能力與孩子穩定溝通。 2、不要騙孩子 面對這次的“可怕”疫情,家長可能會認為不應該對孩子闡述事實,因為太“殘酷”了。 其實,這些家長完全錯了。當他們認為疫情“可怕”,其實是已經將自己的焦慮恐慌投射了出去。比病毒傳播更可怕的是負向情緒的傳播,久而久之會成為一種慢性病毒。 家長應該做的只有一件事:如實說。但這個信息一定要是求證后得到的正確信息,不能是引發焦慮的謠言。 3、保持溝通的態度 要尊重孩子,孩子是敏感又聰明的。家長需要好好聆聽孩子的想法和態度,保持溝通,不要用恐嚇、強迫、命令的語氣。 孩子問:“為什么我不能出門玩?” 怎么回答? 面對孩子想要出去玩的愿望時,千萬不能用“恐嚇威脅”的方式,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父母不能騙孩子,一定要實話實說,并用共情式的語言與孩子溝通。(例如“我知道你在家待久了很悶”“不僅是你想出去玩,我也想出去玩呀”) 你可以平等地與孩子商量,問孩子“如果出去有病毒怎么辦?” 相信孩子有自己的智慧,這個時候他也許反而會安慰你,會自己提出一個解決方案。 如果不如實說,只是用權威扼制孩子,孩子常常會為了對抗而對抗。 平等對待,和孩子認真地交流,國家在戰斗,我們的小家庭也能眾志成城,這樣不僅能消除緊張焦慮,還會增加家庭的親密感。 如何向孩子解釋那些受病毒感染而死亡的人? 其實生死教育應該植根于日常之中,我們平日里就應該對孩子進行生死教育。但既然遇上了這次的疫情,這是一個進行死亡教育的時機。 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什么死亡會讓人產生恐慌? 其實我們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分離,是分離所產生的焦慮。很多時候死亡是一個確定的東西,但因為我們不面對,死亡就變成了不確定。 我們要做的,是接受生命的無常,一旦能夠接受無常,無常就變成了正常。 當不確定本身成為確定,黑天鵝事件(指產生重大影響的意外事件)就不是黑天鵝事件,這時候意外事件都是可控的。 但如何跟孩子聊起生命的無常? 和孩子聊死亡沒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據每個孩子的心理年齡,使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 例如,對于較小的孩子,可以將生命比做一次跑步,在跑步的過程中會摔倒,這就是意外。一旦我們接受可能會摔倒這件事,我們就不害怕意外。 另外,除了生死教育,父母在家也應該多問問孩子:“今天有沒有什么好事發生?有沒有什么事讓你感到心情很好?” 訓練讓孩子用正向的角度看問題,提升情緒度是增加免疫力的關鍵。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