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防治“黃水瘡”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723次 |
膿皰瘡是一種常見的化膿性皮膚病,又名膿皰病、接觸傳染性膿皰瘡,俗稱“黃水瘡”。本病在世界各地區均有發病,但由于各地區地理位置不同及環境氣候的差異,發病情況及致病菌亦有不同。溫度高、濕度大、氣壓低有利于本病的發生。 在我國,夏末秋初(7月-9月)為高發季節。膿皰瘡具有高度的傳染性,傳染方式通常是通過人和人的直接接觸。病人很容易通過搔抓感染部位將感染散播給自身或其他人,這種情況發生在托兒所、幼兒園、中小學校常可導致小流行;其次也可通過接觸病人的污染物,如梳子、玩具或圖書等被感染。各年齡組均可發病,但主要見于兒童,以1-5歲為高發年齡。臨床上常將本病分為大皰型膿皰瘡和非大皰型膿皰瘡兩型。大皰型膿皰瘡最常見于新生兒,好發于軀干和四肢,初起為散在水皰,在1-2日內迅速增大到直徑2cm以上的淺表性大皰,皰液開始為淡黃色,清亮,約經1日后,皰液變混濁。由于重力作用,膿汁沉積,形成特征性半月積膿現象。由于皰壁薄而松弛,膿皰常很快破潰,通常見到的皮損多為皰破后遺留的表淺糜爛面,糜爛面干燥后形成淡黃色膿痂。此型多數無全身癥狀,少數可出現乏力、發熱、腹瀉等全身癥狀。新生兒可并發金葡敗血癥、肺炎或腦膜炎而致死亡。非大皰型膿皰瘡包括原發的傳染性膿皰瘡和繼發的膿痂型膿皰瘡,是膿皰瘡最常見的一型,約占70%,是兒童最常見的皮膚感染。典型臨床表現開始為局部出現一個2-4mm的紅斑,紅斑迅速發展形成一個小水皰或膿瘡,皰壁很薄,極易破潰,其滲液干燥后而形成典型的蜜黃色痂覆蓋在淺表糜爛的表面。一個皮損可直接蔓延至鄰近的皮膚形成多個相似的皮損,或融合成一片。暴露于環境的皮膚表面有損傷處最易受累,常繼發于瘙癢性皮膚病,如丘疹樣蕁麻疹、濕疹等。 對于無并發癥的輕至中度局限性皮損,局部外用治療即可達到治療目的。較傳統一些的外用藥有龍膽紫、新霉素 、紅霉素 和慶大霉素軟膏等。近年的許多比較研究發現,假單孢酸A(商品名-百多邦),是局部外用藥的一個較好選擇。需要注意的是,在局部外用藥前應先清潔局部皮損,去痂挑皰。清潔液常用1%-3%硼酸溶液,1:2000黃連素溶液,1:5000高錳酸鉀溶液等。對于皮損廣泛及有合并癥的患者,系統應用抗生素是必需的。預防主要是注意皮膚衛生;及時治療瘙癢性皮膚病及皮膚損傷;發現患者及時隔離,尤其在托幼機構,患者接觸過的物品要煮沸消毒。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