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兒時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438次 |
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是我的童年花季。 那時最大的樂趣莫過于看電影了。 夜幕低垂,露天影院已擠滿了人,當時的娛樂極少,誰家有一臺電子管收音機,都會惹來鄰居們嫉妒的眼光,所以看電影成了平頭百姓的最重要的消遣。電影票小孩兒伍分,大人一毛。吃罷晚飯,男女老少齊上陣,大家喊著、笑著、聊著,一路向影院走來,那情景絕不亞于人民代表步入大會堂。 那時的影片反反復復就那么幾部:《地雷戰》、《地道戰》、八個樣板戲,稍后有朝鮮的《賣花姑娘》、《金姬和銀姬的命運》,羅馬尼亞的《多瑙河之波》,越南的《阿福》,阿爾巴尼亞的《寧死不屈》、《伏擊戰》等。每次放映故事片之前,還要加映一個《新聞簡報××號》。憑良心說,這些故事片我看了不知多少次了,可每次放映,我還是纏著爸媽去看,原因很簡單:精神食糧不能斷嘛。 那時的老百姓文化水平并不低,你瞧他們編的順口溜:中國電影是《新聞簡報》,朝鮮電影哭哭笑笑,羅馬尼亞摟摟抱抱,越南電影飛機大炮。怎么樣?是不是言簡意賅呀。 電影這個東西確實有潛移默化之功,看了《地雷戰》,我和鄰居的小男孩們便學做狗屎巴巴雷。我們在土路上挖個一尺見方的坑,里面尿上童子尿,坑上面偽裝好樹枝廢報紙,然后灑些浮土,再用鞋底印上腳印兒,工程告竣,便躲到樹蔭下靜候“老鬼子偷地雷”。一個老叟走過來,一腳陷到坑里,隨后便是一陣小男變聲期公雞打鳴般的狂笑和老者的怒罵。日久天長,這條路被我們搞得傷痕累累,而附近的人們也不像往常那樣一個勁地往坑里陷。正在我們毫無“功績”可炫耀時,一個吹糖人的外地小販中了我們的陷井,我們欣喜若狂后,好幾個月都眼巴巴地望“坑”興嘆。 現在,我就要進入不惑,看著兒子把著鼠標器,目不轉睛地在網上漫游,有時想跟他聊聊天,他才不理呢!我問急了,得到的回答也不外乎是:“行啊。”“您看著辦吧。”“我知道了。”此情此景,頗讓我傷感。 搖籃悠悠,天長地久。孩提歲月,與君夢游,權作笑談,聊解煩愁。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