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兒童哮喘之七問七答 |
發布日期:2018/3/4 發布者:佚名 共閱57475次 |
近年來,兒童哮喘的發病率呈上升的趨勢。目前,因哮喘發作而就診的患兒數已居小兒非感染性疾病的首位。正值2015年世界哮喘日,搖籃網專家訪談特邀請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呼吸哮喘中心主任胡英惠為網友們普及關于兒童哮喘的防治及家庭護理知識。 專家訪談 第四期 整理/冰冰 胡英惠,主任醫師,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呼吸哮喘中心主任;衛生部突發事件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兒童醫院工作24年;小兒呼吸內科資深專家。專業特長:小兒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支氣管哮喘,慢性咳嗽,及相關各種疑難癥。 問1:春季是兒童呼吸哮喘疾病的高發期,這是為什么呢? 答:通過哮喘病人門診就診的情況可以看到,每到春季是哮喘就診的高峰時節,原因是春季人的室外活動開始增加,這時正值吸入過敏原,如春季樹木、花粉增加、塵螨生長活躍、空氣污染的細顆粒物上升,都是過敏體質患兒出現季節性癥狀反復的原因。 為了避免哮喘的反復,首先應該堅持控制期(非發作期)治療;其次盡量回避可能的過敏原;必要外出時戴口罩。 問2:兒童哮喘的誘因有哪些呢?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如何去避免? 答::哮喘發作的誘因包含:第一是接觸吸入性的過敏原,常見的如下幾個:塵螨、室內霉菌、蟑螂、有皮毛的動物、室外花粉。第二是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呼吸道病毒或支原體感染;第三是環境污染,比如煙草煙霧;第四是不恰當的體育運動等等。避免的方法主要是回避以上已知的過敏原,比如每周用熱水清洗床單和毛毯;清掃家中潮濕區域和有霉斑生長處;注意殺滅蟑螂并徹底清除蟑螂尸體及排泄物;減少患兒和寵物的接觸;花粉高峰期外出注意佩戴口罩;對于呼吸道易感的患兒要盡量少去公共場所避免交叉感染;家里如有感冒的病人盡量和哮喘患兒隔離;患兒家長注意戒煙;患兒哮喘發作時建議休息避免劇烈運動。 問3:孩子得了過敏性哮喘怎么判斷過敏原? 答:目前過敏原的檢測方法主要有兩種:①靜脈血特異性IgE檢測,包括食物組過敏原:雞蛋、牛奶、蝦蟹等;吸入組過敏原:塵螨、花粉、霉菌等;②皮膚的點刺試驗,一般在沒有癥狀非服藥期間進行;③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某種物質后即可出現相關某種癥狀,如蕁麻疹、結膜炎,應用抗過敏治療有效,再次接觸出現同樣癥狀也可以幫助我們確定此類物質的過敏。 問4:家長一般可通過哪些癥狀判斷孩子是否哮喘? 答:如果孩子一段時間內反復出現流涕、咳嗽、咳痰,有時嗓子“咝咝”響,就需要考慮哮喘的可能。哮喘和感冒或氣管炎都會有咳嗽的癥狀,但是二者的咳嗽是有區別的。哮喘的咳嗽持續時間長,常在夜間出現或加重,在吸入冷空氣、刺激性氣體、或劇烈運動等均可誘發咳嗽,嚴重時會伴有喘息;抗生素治療常常不見好,使用抗過敏藥,霧化吸入的藥效果明顯。因此,當孩子出現反復“感冒”、咳嗽,或一次感冒后咳嗽長時間(一個月以上)不見好轉,同時具有上述哮喘性咳嗽的特征時,應進一步帶孩子到呼吸哮喘專科門診就診。 問5:小兒呼吸道感染和哮喘之間有什么關系? 答:哮喘是一種以喘息為主要癥狀的并受多種因素影響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感染與哮喘之間的聯系不是必然的,但是相關的,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呼吸道感染對哮喘發病的多個方面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呼吸道病毒、支原體感染對哮喘病的起始、特別是急性發作等作用已經證實。這種影響表現在各個年齡段,嬰兒期的嚴重感染影響尤為顯著。因此應提高感染對哮喘發生發展的認識,對潛在高危人群合理規范治療,可降低哮喘發病率。 問6:兒童哮喘的常見治療方法有哪些呢?如果治療得當可否治愈? 答:目前哮喘是僅次于癌癥的世界第二大致死致殘的良性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至今哮喘還沒有找到根治的辦法,但是多年的“世界哮喘日”的主題告訴我們,通過規范合理的治療,哮喘是能夠控制的。我們可以把慢性的哮喘病程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急性發作期;二是非發作期(控制期)。在急性發作期,治療的重點是快速緩解支氣管痙攣、改善呼吸困難;有關非急性發作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的治療方法:首先應有專科醫生根據孩子癥狀進行病情的評估,選擇糖皮質激素(如布地奈德)的吸入治療或聯合抗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如順爾寧)的治療;其次,長效的β受體激動劑聯合糖皮質激素(如信必可);另外,針對過敏原的脫敏治療、中藥治療等。 問7:激素治療會影響兒童的正常生長發育嗎? 答:家長無需過度擔心激素治療對孩子的副作用。目前常用的吸入性糖皮質激素主要有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與全身應用糖皮質激素相比,在取得相同療效的情況下,吸入性糖皮質激素由于其直接作用于氣道粘膜,不需通過血液循環,因此全身的副作用已顯著減少。掌握正確的吸入方法及吸入后及時漱口可以進一步降低吸入激素副作用。研究證實,長期、低劑量(100-200微克/天)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兒童哮喘是安全的,不會影響兒童生長發育,正規系統的治療對改善兒童哮喘預后是有裨益的。 |
中國嬰童招商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信息,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不承擔稿件侵權行為連帶責任。 ② 企業在本網發布內容,文責自負。 ③ 如您因原創、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聯系電話:010-57895369。 |
【關閉此頁】 【返回上頁】 |